您好,欢迎进入m6米乐app官网下载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20-82527286

m6米乐app官网下载让技能人才有“里”也有“面”

发布时间:2024-08-18 02:54浏览次数:

  7月31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通过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截至2023年底,江苏高技能人才达到47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2.8%,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975人,为江苏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能力支撑。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工会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筑基、育林、拔尖”三项工程,助力江苏建设一支以技术工人为基础、技能人才为中坚、高技能领军人才为顶峰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带动产业工人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省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每年组织全省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100多项,带动全省160多万人次职工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广阔舞台。探索建立工匠学院。积极探索并实施江苏工匠学院建设,将工匠培育平台向全省延伸,着力构建符合江苏产业特色的工匠培育体系,全省建设17个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基地、123所各级工匠学院(含分院、教学点)。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全省建设3100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精神技能传承、集智创新创效、技能培训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双创双提升”行动,共命名五批194个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为了让技能人才更体面劳动,江苏工会积极推动能级工资协商,促进提高技能人才工资等待遇。全省各级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或在集体合同中专章约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技能要素、创新成果、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制度。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让高技能人才成果脱颖而出。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等活动,持续开展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认定,示范带动更多资源支持一线职工技术创新,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

  为激励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励志岗位成才,引导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十四五”期间江苏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了不起的劳动者”系列宣传,深入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高技能人才将个人梦主动融入中国梦、江苏梦,在思想上同频、在方向上同向、在行动上同步。

  今年6月,“培养高技能人才 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公益送教入企活动走进宿迁市,在南京玻纤院(宿迁)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并同步线上向全省直播。这是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组织“送教入企”活动的缩影之一。

  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由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玻纤玻钢专委会和南京玻纤院共建,自揭牌成立之日起,始终立足玻纤行业产业体系、技术主流和发展趋势,搭建业务学习、技能竞赛、工匠选树、技能鉴定、联合创新、学术交流平台;打造“工匠学院+技能竞赛+五小创新+工匠选树+学术交流”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体系,积极探索“工学赛培”一体化模式。

  一年多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结合,推动职工晋升技能等级、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聘请41名高级专家、知名劳模和行业工匠担任职业导师和兼职教授,面向一线职工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与南京多所高校合作,推荐高技能人才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高校产业教授。向41家行业内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开展4期以“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公益“送教入企”活动,为7000多名职工免费举办技能提升培训。召集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玻璃纤维及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依托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043站平台,加强技能等级认定题库项目建设,获批江苏省第三方职业认定资质,已为近千名行业职工提供10个工种、5个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学院依托现有创新服务载体,为行业高技能人才搭建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转化的平台。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引领创新。推动链内6家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组成联盟,由非公企业全国劳模顾清波为领衔人,定期组织召开创新交流座谈会,围绕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展开研讨,营造开放协同创新生态,助力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落地一批优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以来,已承担29个科研项目,申请20多项专利。组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学院成立职工技术创新委员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组织劳模工匠、一线技术人员、一线工人联合攻关,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行业企业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效、服务创优”岗位立功竞赛和班组对标竞赛,承办全省玻纤拉丝工、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5000多名链内企业职工参与。先后荣获中国技术协会职工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首届江苏省专利银奖1项,江苏省职工“五小”活动省级优秀项目1项等,产生了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级行业技术能手近20名。

  今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1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6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7万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4.9万人……一连串亮眼的“技能人才数据”印证着“智造苏州”的蓬勃活力,也串联起了苏州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苏州以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为统领,坚持引育并举、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奋力争先,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苏州产业底色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苏州数字时代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面试通过的那一刻,我激动极了。”今年22岁的陈国斌是一名应届高校毕业生,3月份已基本确定入职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小伙子坦言,去年秋招时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总感觉自己在技能水平上还有所欠缺。今年2月下旬,他经学校推荐,与近50名同学来到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参加毕业前的专项技能提升项目。陈国斌报名参加的是汇川机器人项目。“两周的课程帮助我完成从教学环境到工作环境的切换,触摸到工业实操中的前沿技术,也让我接触到更高的平台、更理想的岗位。”陈国斌目前已转入汇川公司实习,6月毕业后直接入职,同来的同学也陆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近年来,苏州围绕制造业提质和服务业扩容两大趋势,通过加快紧缺技能人才培育、激发培训主体活力、引导培训资源升级三举措同向发力,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职业技能培训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全过程。一方面,紧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25个细分领域新赛道,持续开展百万“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快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培训服务能级,进一步增强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另一方面,苏州通过备案指导、过程辅导、结果督导,以培训补贴撬动企业开展新职工岗前培训、实施青年学徒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支持企业采用“培训+评价”模式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动能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全市企业开展岗前培训3738人、新型学徒培养899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51万人次,已拨付补贴资金3017万元。

  此外,苏州聚焦智能制造、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制培训,指导各地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发布培训目录清单累计达237个,确定承训机构225家,申请培训近5万人次。探索构建“产业协同+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培育新模式,与全国300多家院校合作,为全市引育青年技能人才。

  今年初,经企业遴选推荐、现场答辩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后,江苏省首批12位首席技师正式公布。苏州共有3人上榜,分别为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禹云长、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总监韦冬,以及江苏沙钢集团本部转炉炼钢厂厂长邹长东。作为我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架构中的金字塔尖人才,这3位首席技师全部来自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一线,都拥有自己的绝技绝活。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架构给了技能人才不断进阶的希望与动力,技能人才层次不断提升,伴随着成长链的拉长,价值链也在被拉高,职业被认可,有前途有奔头。苏州用活技能评价机制,鼓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开展职工技能评价,通过评价检验培训质量,激发员工学技能、提等级、涨待遇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达1601家,累计31万余名技能劳动者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提升技能等级。

  苏州畅通双向贯通渠道,将德国AHK、台湾地区技术士项目纳入省级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目录,全市154人通过比照认定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破除“四唯”倾向,支持技能人才参加专技职称评审,加速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苏州擦亮技能竞赛品牌,持续擦亮“吴地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重点支持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行业开展竞赛,示范引领各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全员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提升了求职技巧,开拓了求职思路,也坚定了我的求职信心。十分感谢能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现场一位高校毕业生表示。近日,苏州相城区黄埭镇埭川社区“苏骑暖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联合镇人社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1V1面试指导”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与个性化辅导,为即将步入职场的青年才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苏州健全完善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加快重大政策落地、持续优化公共服务等举措,将高质量就业作为稳定岗位和提升产业工人收入的关键举措。一方面,连续3年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春节期间稳岗惠企政策意见,劳动者节后返岗率保持七成以上。人社、税务、财政等部门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审,“免申即享”发放稳岗返还等资金20.9亿元,为企业“减、免、降”社保费88.79亿元。财政部门落实各类就业资金9.6亿元,占全省17%左右。

  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一键求职”“一键招聘”“直播带岗”等新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供求精准匹配,“就在苏州”线上求职招聘平台累计发布岗位55.63万个,注册人数超72万人。扎实推进全国首批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年内布局建设1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加快推进零工市场等特色载体建设,“铁脚板+大数据”精准服务重点人员就业。

  去年以来,扬州市总工会以职业院校、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立体式布局、梯次式配置,建设13家省市县三级有辨识度的工匠学院,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以工匠名城赋能产业科创名城。

  2023年扬州产业工人学院开设汽车维修、数控车工、工程测量等24个工种学科,线%以上。引导学院从地方产业需求和企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积极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以实用性应用性为主导,结合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征求一批需求清单,开发一批课程清单,推动课程设计与职工需求同步、教学安排与生产实践同步。

  把握产改方向,加快推动工匠学院赋能发展。注重发挥大企业党工建设规范、产业工人集中的优势,先后在生物医药、扬建集团、船舶工匠学院组织召开全市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改推进会以及全市产改工作现场观摩会,共享先进经验、研讨产改工作,以点带面、辐射成片,带动打造更多产改样板点和示范区。以各类工作站、工作室、实训基地、培训中心为纽带,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院技能链、人才链与企业创新链深度融合。

  传承匠心文化,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工匠名城。指导各工匠学院开展以教育培训、名师带徒、劳动和技能竞赛、帮扶帮带、命名选树、宣传宣讲、展览展示、创新创造、交流合作为重点的工作,为企业、劳模工匠搭建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扬州工匠”系列工作内涵和品牌,助推一批“匠苗”成为“匠才”。m6米乐app官网下载m6米乐app官网下载

020-82527286